回首页
协会简介
最新消息
理事会
南大校友会
常年会务报告
秘书处
  往年消息
 
2010-2018年度消息
27/10/2018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公开演讲系列
本杰明•艾尔曼教授公开中文演讲
 

讲题:大逆转:前近代世界中的中、日、韩 (1590-1890)
The Great Reversal: China, Korea, and Japan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1590s to 1890s

演讲摘要:
19世纪末日本之崛起与中国之没落一直是汉学界和日本研究学界的主流说法。这次演讲将从一个在2006年出现的关于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的网络争议说起,探讨21世纪出现的“现代”中国与日本在历史领域中正面对垒的状况,从而揭示战争与文化史是密不可分的。日本明治维新,作为“日本崛起”的代表性事件与叙事,激发起“现代主义者”针对“颓废”的中国艺术和传统历史展开批评,并让中国革命者在战后的东亚世界得以利用“衰落的中国”作为改革的藉口。

主讲人:
本杰明•艾尔曼教授(Professor Benjamin A. ELMAN)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研究讲座教授、东亚研究与历史系双聘教授

主持人:
游俊豪副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华裔馆馆长

日期:2018年10月27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30分至4时
地点:新加坡报业中心礼堂(SPH News Centre Auditorium, 1000 Toa
Payoh North, Singapore 318994)

主办机构: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

   
24/10/2018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公开演讲系列
本杰明•艾尔曼教授公开英文演讲
 

演讲题目:
A Late Chosŏn Korean Polymath -- Kim Chŏng-hŭi (1786-1856) and Qing Dynasty Qianlong – Jiaqing Era Scholarship
朝鲜鸿儒金正喜与清朝乾嘉学术

演讲摘要:
原文:We normally read the voluminous diaries and travelogues by the Chosŏn Dynasty (1392-1910) Korean translators and emissaries who traveled to Beijing (called “Yanjing” by the Koreans) in the 17th,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for what they can tell us about Qing China (1644-1911) and its capital region extending from Beijing and Rehe, the Manchu Summer Capital, to the Yalu River border. Fuma Susumu and Woobang Ha have recently used Chosŏn materials to review the accounts of the Korean embassies that travelled to Tokugawa Japan. In the process we also learn about Tokugawa Japan’s contacts with Korea when the Edo Shogunate had no direct links to Beijing.

译文:
在17至19世纪时造访北京(朝鲜称之为“燕京”)的李氏朝鲜(1392-1910)译员与使节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日记与游记,我们阅读这些材料通常只是为了了解他们所见到的清代中国(1644-1911),特别是从北京、热河、避暑山庄一直延伸到鸭绿江边境的京畿地区。与之不同,夫马进 (Fuma Susumu) 等学者近年来则使用李氏朝鲜时期的资料重新审视造访日本的朝鲜使节的记述。这使我们了解了日本在德川时代与朝鲜的接触,而当时江户幕府与清政府还没有直接的联系。

主讲人:
本杰明•艾尔曼教授(Professor Benjamin A. ELMAN)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研究讲座教授、东亚研究与历史系双聘教授

主持人:
陆镜光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日期: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时间:下午5时30分至7时
地点: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礼堂(Chinese Heritage Centre Auditorium, Level 2)

主办机构: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25/02/2018 新春团拜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际此良辰佳节,协会举办新春团拜,让校友们欢聚一堂,互祝如意吉祥,身心安康!

今年的 “新春团拜” 订于:
日期: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时间:11:00 am – 2:00 pm
地点: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协会备有自助餐招待,更有丰富娱乐节目助兴。周和顺校友与吴耀基校友将会在现场挥春, 协会也将邀请南洋大学老师们出席活动, 与校友们同欢乐。

请校友们拔冗出席。

   
01/10/2017 第十六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The 16thGlobal Reun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Alumni
8/6/2018 – 11/6/2018
 

两年一度的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明年6月8日又回到南大故园。时光荏苒,上一回在云南园举行的盛会,至今已隔了22个秋。网上报名已在9月1日正式启动,报名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

明年联欢会的主题是“相约云南园,重温我们的故事”。

筹委会期盼来自世界各地的南大人踊跃报名参加,明年重返云南园,重温我们许多说不尽的故事。由于场地的缘故,参加人数限于1500人,校园内的住宿NEC,仅有170个房间,先报名者先得。

这是一个难得的盛大聚会,怎能少了你?别再犹豫,请现在就上网报名参加!

http://www.anug2018.org

   

30/09/2017 中秋节聚会
 

为庆祝中秋节,协会将於30/9/17 星期六傍晚六点至九点半於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举办庆祝中秋节聚会。欢迎所有南大校友参加,齐聚联欢。聚会除备有自助餐招待外,也备有月饼、柚子、芋头、菱角、花生等应节食品,让大家共申庆祝中秋佳节。当晩也备有卡拉OK器材,让同学们齐聚高歌,欢唱各首与月亮有关之歌曲,歌唱之馀,大家也將提灯笼, 一起漫步到南大湖及云南园赏月,重温以往在南大校园渡过的美好时光。敬请校友们踊跃报名参加。凡有兴趣参与者,可用SMS 或 WhatsApp 与以下任何一位负责理事联系,报名截止日期:15/9/2017。

1. 王勇冰 91810383:
2. 黄金月 83383738
3. 黄绍华 96896540
4. 吳毓均 97835322

12/08/2017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的公开演讲
 

诚邀您出席“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的公开演讲活动。

本次受邀担任陈六使基金访问教授的是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柯马丁教授(任期从8月8日至28日)。期间,柯马丁教授将为新加坡公众举行两场演讲,有关安排如下:

12/08/2017 第一场演讲(中文):
讲题:从表演到文本:中国早年诗歌及诗人
(From Performance to Text: Poems and Their Authors in Early China)
时间: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下午3点至4点30分
地点:新加坡报业中心礼堂

 


 

23/08/2017 第二场演讲(英文):
TOPIC: The Rhythms of Memory: The Poetry of the Past in Early China
(记忆的诸种节奏:中国古代诗歌)
DATE & TIME : Wednesday, 23 August 2017, 5pm-6.30pm
VENUE:Chinese Heritage Centre Auditorium (Level 2), NTU
(华裔馆二楼礼堂)

 


 
18/03/2017 “仰丰和朋友”《老和少》- 音乐晚会
 


06/03/2017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公开演讲
 

诚邀您出席“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的公开演讲活动。

南大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今次邀得法兰西学院的程艾蓝教授(Prof Anne CHENG)担任“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举办两场公开演讲(一场中文、一场英文)。

第一场演讲(以中文进行演讲)

讲题: 法兰西学院与汉学的关系
日期/时间: 3月6日(星期一),3pm - 4.30pm
地点:南大华裔馆二楼讲堂: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NTU,
12 Nanyang Drive, Singapore 637721


第二场演讲(以英文进行演讲)

讲题: China Seen from Europe: The Orientalist Predicament
(从欧洲看中国:东方学的困境)
日期/时间: 3月7日(星期二),4.30pm-6pm
地点: Lecture Theatre @ The Hive, LHS-01-04, NTU, 52 Nanyang Avenue, Singapore 639816

5/2/2017 新春团拜
 

春节来临,万象更新,际此良辰佳节,协会举办新春团拜,让校友们欢聚一堂,互祝如意吉祥,身心安康!

今年的 “新春团拜” 订于:
日期: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时间:11:00 am – 2:00 pm
地点: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协会备有自助餐招待,更有丰富娱乐节目助兴。协会也将邀请南洋大学老师们出席活动, 与校友们同乐。

请校友们拔冗出席。

10/12/2016 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组与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联合讲座
讲题 : “文物收集工作的故事”
 

日期 : 12月10日星期六
时间 : 下午3点 -- 4点30分
茶叙: 4点30分 到 5 点

地点 :国家博物馆3楼 explore room
主讲人 :吴庆辉先生

吴庆辉先生,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典藏部研究员,从事新加坡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通过讲座介绍博物馆收藏,分享新加坡不同地貌和风物的变化。

欢迎大家拨冗出席。

   
26/08/2016 Tan Lark Sye Professorship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Public Lecture Series
阎云翔教授公开英文演讲:The Rise of Neo-Fami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当代中国的新家庭主义)
 

Professor Yunxiang Y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Jointly organised by: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NTU)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Chairperson
Professor Alan Chan
De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NTU)
Time
26 August 2016 ( Friday )
3.00pm – 4.30pm
Venue
HSS Auditorium
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Basement 1
HSS-BA-14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14 Nanyang Drive, Singapore 637332

To Register:
65927832
cclc_events@ntu.edu.sg

   
20/08/2016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公开演讲系列
阎云翔教授公开中文演讲--讲题: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转型
 

阎云翔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文化人类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联办机构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主席
刘宏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陈嘉庚讲席教授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

时间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下午3时至下午4时30分

地点
新加坡报业中心礼堂
1000 Toa Payoh North Singapore 318994

报名热线:
63191585
cipforum@sph.com.sg

   
9/9/2016 第15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2016年“第15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将于2016年9日9日至11日在印尼峇里岛举行,联欢会网站www.idnuaa.org已正式启动,欢迎浏览及踊跃网上报名。
任何询问,请电邮秘书处idnuaa2016@gmail.com

   
21/2/2016 新春团拜
 

凯歌高奏辞旧岁,豪情满怀迎新年!
今年的“新春团拜”订于:
日期: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时间:11:00 am – 2:00 pm
地点: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所
(417A JalanBesar Singapore 209017)

本协会备有自助餐招待,更有挥春,丰富娱乐节目助兴,请校友们拔冗出席,欢聚一堂。

   
14/11/2015 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组与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联合讲座
“建国50年来宗乡会馆的变迁”
 

日期: 2015年11月14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3点
地点:国家博物馆 2楼 (Seminar Room Level 2)

内容:
今年适逢新加坡建国50周年,为了承前启后,有关宗乡会馆的变迁可概述如下:
1宗乡会馆的定义及其成立背景
21942年初新加坡沦陷之前的会馆
31945年9月新加坡光复后至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前,宗乡会馆的功能
4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为何宗乡会馆走入静态
51986年宗乡总会成立后,会馆逐渐复苏
6期待与展望,传承与转型

关于主讲人:
区如柏女士毕业于南洋大学中文系,曾是资深的新闻工作者,现为自由撰稿人,并在宗乡会馆服务。现为广东会馆及冈州会馆理事,冈州文化中心导览组组长。著作有“两个大同的世界”,“祖先的行业”,“百年树人”,“沦陷岁月”,“烽火岁月”,“新加坡的宗乡会馆”,“寸寸乡土情”,“弦歌不绝”,“崢嶸岁月(一)(二)”,“逍遥游”,“地方戏曲生生不息”,“百年老字号”,“先贤的脚印”,“不服老的九十四岁报人”等。

   
14/08/2015 Who Owns Great Ideas?
The Untold Story about Human Rights after World War II
思想公地是非辨:以战后人权话语的变迁为例
 

SPEAKER:Prof Lydia H.Liu
WunTsun Tam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CHAIRPERSON: Prof Luke Kang Kwong
Associate Dean (Research), College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Liberal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TIME & DATE :14 August 2015 (FRI) 5.30pm-7.00pm

VENUE:NTU School of Physical & Mathematical Sciences Lecture Theatre 3

ABSTRACT:
In her lecture, Professor Lydia H.Liu will focus on how the struggle over moral ideas across cultures has been a vital par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modern world. Does the idea of human rights mean what one takes it to mean? She will address the question by revisiting the multilingual making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t the United Nations and reflect on the future of moral ideas in the increasingly multipolar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ABOUT THE SPEAKER:
Lydia H. Liu is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WunTsun Tam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he is the recipient of Guggenheim Fellowship and other distinguished awards. Professor Liu is leading contemporary theorist, a scholar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a specialist in global history and modern thought.

   
02/08/2015 世界眼里的华人地位
从“地理大发现”到世界博览会
The Civilisational Ranking of the Chinese in the World
A view from “The Age of Discovery” to World Fairs
 

演讲者:刘禾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

主席:刘宏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陈嘉庚讲席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

时间:2015年8月2日(星期天)下午2点30分至4点

地点: 新加坡报业中心礼堂SPH News Centre, 1000 Toa PayohNorth

演讲摘要:
我们今天的世界秩序从哪里来?华人在其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为什么“文明”的近代涵义及其对于进步的诉求,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渗透在华语社会的意识和人们的日常言行之中?这个幽灵在诉说什么?表达怎样的焦虑和愿望?刘禾教授将从全球史的角度,重新探讨世界眼中的华人地位,并深入剖析其中的地缘政治和历史根源。

演讲者简介:
刘禾教授(Lydia H. Liu) 是当代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现代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学者,及全球史与近代思想研究专家。目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东亚语言文化系终身人文讲席教授(WunTsun Tam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美国古根汉大奖得主。

   
06/06/2015 “南洋大学创校60周年”庆典联欢晚宴
 

地点:莱佛士城会议中心 Raffles City Convention Centre
时间:2015年 6月6日 星期六 傍晚6点。

2015年是母校创校60周年,毕业生协会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以资庆祝,并特订于2015年6月6日假莱佛士城会议中心Raffles City Convention Centre 举办大型庆祝晚宴,以致其盛。

为了方便校友,此次晚宴选在莱佛士城会议中心举行,费用较大,所以订每位参加者收费$150。

我们也另设每桌一万元的名誉赞助席,向校友 (只限校友) 募捐,所得捐款除了赞助庆典费用,剩余款项将拔为协会会务活动及会所建筑维修基金。至今为止,已有20名校友各捐一万元订购,他们每位除了获得一桌名誉赞助席 (10位) 可以邀请他 (她) 的同学外,也将另获赠两张VVIP席位。我们期待更多校友们的响应捐款。

协会已开始分发晚宴报名表格,呼吁校友踊跃参加。2015年6月6日的晚会将是一个令人难忘,温馨的同学聚会。

   
29/05/2015 “南洋大学创校60周年” 高尔夫球赛
 

地点:裕廊乡村俱乐部 Jurong Country Club
日期: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 1点正


   
08/05/2015 “南洋大学创校60周年”音乐会
 

地点:维多利亚音乐厅 Victoria Concert Hall
时间:2015年 5月8日 星期五 晚上 8点正



   
01/03/2015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春团拜
 

协会将于2015年3月1日从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在会所(417-A Jalan Besar )举行“新春团拜”。欢迎同学们出席欢聚。

   
10/01/2015 华语语系研究及其对母语观念的重塑
 

石静远教授 公开中文演讲
华语语系研究及其对母语观念的重塑
How Sinophone Studies Bent the Mother Tongue

摘要
近年来,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成绩斐然,与相关学科日益广泛的合作使其享有无比丰硕的学术资源并身兼重任。在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七,八年间,华语语系研究便着力与不同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一拍即合的联盟。其与诸多学科关系甚密,如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亚裔研究,法语语系研究,少数主义,酷儿研究,如勒比研究,后人文主人,后社会主义,马华文学,1960年代研究,及现代中国文学。籍此,华语语系研究得以对汉族中国中心主义,美帝国主义,全球资本主义,以及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思维惯性形成多角度的反思与批判。毋庸置疑,通过重新审视美国1980年代文化论争所遗留的问题,华语语系研究涉猎广泛,更形成了复杂难辨的影响。其不仅使诸多冷僻话题重新获得关注,跳脱传统思维模式的理论反思更使华语语系研究本身成为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角,为不同语境中相关问题的探讨注入前所未有的张力。
本演讲以华语语系研究对“母语”(mother tongue)观念的重塑为题,重估华语语系研究的主张与实践。石静远教授讲深入剖析其称为“文学的综理会商”(literary governance)的机制如何厘清并割裂语言(language)与地域(place)之间纠缠不清的关联,并阐述这一重要理论转向对华语语系研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联办机构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主席
刘宏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文化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时间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下午2时30分至下午4时
下午2点开始登记。活动结束后将备有茶点招待。

地点
新加坡报业中心礼堂
1000 Toa Payoh North Singapore 318994


   
11/10/2014 字母时代的汉语书写
 

Public Lecture by Professor Jing Tsu Lecture in English
Chinese Script in the Alphabetic Age
字母时代的汉语书写

Co-organisers
Centre for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NTU)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ysity Graduates

Abstract
For more than five centuries, the Chinese script has wrestled with the question of its fate in the modern age. From early Jesuit bilingual dictionaries to typewriting, phonology (yinyun xue) to character retrieval methods (jianzi fa), the Chinese script’s strivance for modernity was the longest revolutio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in the digital age.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of obvious interest to the Chinese, especially in the general atmosphere of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But the Chinese script revolution was never just a question about the Chinese language for the Chinese. Unlike most writing systems, it has been a global multi-scriptive venture in pursuit of an ever larger medium that involves as many outsiders as insiders. Deriving impetus from character philology, missionary linguistics, lexicography, telegraphy and typewriting, Latiniz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schemes, it claims a contemporary presence in computer language encoding, automatic translation, and neurolinguistics.

Examining some of its many faces, Professor Jing Tsu’s lecture constructs the first material and technological account of how the Chinese scripts became moder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lphabetic dominance. Professor Tsu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script revolution persisted and succeeded by first bending, then reinserting, its historical myths and descriptions into the era of western science and empirical methods. Instead of succumbing its own history to the modern power of western science,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brought its own empirical truths and methods to bear on the possibility of a scientific operation.

Chairperson
Professor LUKE Kang Kwong
Associate Dean (Research), College of Humanities, Arts & Social Sciences (NTU)

Time
3 December 2014 (Wednesday)
5.00pm – 6.30pm

Venue
Seminar Room 9 (HSS-B1-11)
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14 Nanyang Drive, Singapore 637332

   
11/10/2014 讲题:《私会党的故事》
 

协会将于2015年3月1日从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在会所(417-A Jalan Besar )举行“新春团拜”。欢迎同学们出席欢聚。

   
27/03/2014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公开演讲系列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邀得来自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中国历史学宋怡明教授 ( Prof Michael A. Szonyi)担任“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宋怡明教授将作两场公开演讲。

27/03/2014 第一场“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以英文进行演讲)

题目:What is Local History? And Why I Do It?

Chairperson: Associate Professor JoeyLong ( Director, History Programme, 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TU )

日期:3月27日(星期四)
时间: 下午2时30分-下午4时00分
地点:南洋理工大学 HSS CONFERENCE ROOM (HSS-05-57)

联办机构: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29/03/2014 第二场“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 (以中文进行演讲)

题目:冷战中的两个岛屿–金门与新加坡

主席:刘宏教授(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日期:3月29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30分-下午4时00分(下午2点开始登记)
地点:报业中心礼堂 (1000 Toa Payoh North, Singapore 318994)
报名热线:63192332

联办机构: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早报。

欢迎校友们拨冗出席演讲活动

   
15/03/2014 周敏教授专题演讲
 

讲题: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

主讲者: 周敏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陈六使讲席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兼华裔馆馆长 )
主席: 谢万森先生( 怡和轩俱乐部主席,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长 )

华人在美国的移民史和定居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甚至更早。由于遭到美国政府立法排斥和欧裔白人族群的歧视,华人社会在1882至1943年长达60多年期间发展缓慢,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化,形成了一个畸形的、与外界隔绝的“单身汉”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废除《排华法》和一系列反亚排亚法案,华人的社会境遇才得以逐渐改善。1965年美国移民政策改革后,华人移民开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国际移民潮,连年大批地、持续不断地涌入美国,推动了华人社会各方面的飞跃发展。本次讲座将通过考究历史和分析现状来探讨三个问题:(1)为什么美国华人社会在二次大战前发展得如此缓慢和如此畸形?(2)当今的华人社会与二次大战前相比有哪些根本区别和变化?(3)当代源于中国的移民潮以及中国崛起对于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和前景有何重大影响?

周敏教授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六使讲席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华裔馆馆长;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社会学系、亚美研究学系教授(首任系主任)和王文祥夫妇基金美中关系与传媒讲席教授。她还是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以及中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周教授目前是美国社会学学会国际移民分会会长。周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移民社会学、少数族群和族群关系、少数族裔经济、新移民第二代的教育与社会适应、海外华人、亚美研究学和都市社会学,并在这些领域的学术杂志、刊物和论著中发表了160余篇学术论文和14本专著。她的主要著作有:《唐人街》、《现代美国亚裔社会》、《美国亚裔青少年文化与族裔认同》、《当代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当代美国华人社会》、《国际移民与社会发展》、《美国社会学与亚美研究学的跨学科构建》等等。

日期: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2点30分
地点: 怡和轩俱乐部二楼 43 Bukit Pasoh Road, Singapore 089856
电话: 62242678, 62226620

联办机构: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怡和轩俱乐部。陈嘉庚国际学会

网上报名注册 http://www.singapore-china.org/cgi-bin/register.cgi?eventid=23
入场免费,座位有限,敬请从速报名订位.

   
08/02/2014 新春团拜
 

春节来临,万象更新 !

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将于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正月初九) 上午11时协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举行新春团拜。

协会理事会盛情邀请会员,校友及亲友踊跃出席。协会也将邀请南洋大学老师们出席活动, 与校友们同乐。

团拜会上将有各种节日庆祝节目, 并准备自助午餐招待。

理事们也在此向同学们拜个早年, 祝大家:新年快乐!身心安康! 诸事圆满!

   
26/10/2013 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组与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联合讲座《留住先辈的脚印》
 

日期:2013年10月26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2点
地点:国家博物馆, Seminar Room (2楼)
主讲人:区如柏女士

内容:
新加坡能够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先辈们的奋斗。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怎么样的精神财富?又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我们能从先辈们那里学到什么呢?作为《联合早报-根版》的资深撰稿人,区如柏女士采访了许多与我国历史息息相关的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他们的经历。并在2009年汇编出版了《先贤的脚印》一书。让我们和区女士一起追寻先贤的脚印,探寻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关于区女士:
区如柏女士毕业于南洋大学中文系。曾是新闻工作者,现为自由撰稿人,中华文化粤语课程班讲师,并在宗乡会馆服务。
著作有:《两个大同的世界》, 《祖先的行业》,《百年树人》,《沦陷岁月》,《烽火岁月》,《新加坡宗乡会馆》,《寸寸乡土情》,《弦歌不绝》,《峥嵘岁月》(一)(二)《逍遥游》,《地方戏曲生生不息》,《百年老字号》,《先贤的脚印》,《不服老的九十四岁老报人》等。

   
16/8/2013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
 

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邀得来自哈佛大学的清史研究专家欧立德教授(Prof. Mark C. Elliott),担任“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欧立德教授将作两场公开演讲。

17/8/2013 第一场“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
(以中文进行演讲)
(由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联合早报等机构联合举办)
日期/时间:8月17日(星期六),下午2时30分-下午4时30分
地点:报业中心礼堂 (1000 Toa Payoh North)
*现场提供英文通译服务。
*2时正开始入场登记。

5/9/2013 第二场“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
(以英文进行演讲)
日期/时间:9月5日(星期四),下午5时00分-下午6时30分
地点:南洋理工大学数理科学学院讲堂 (SPMS Lecture 3)
*4时30分开始入场登记。

欢迎校友们拨冗出席演讲活动。

   
31/3/2013 2013-2016年度中央理事会成立
 

协会于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上午10时正,在本会会所召开2013年度常年会员大会, 并选举2013-2016年度中央理事会理事。


2013-2016年度中央理事会

名誉会长: 庄日昆 潘峇厘

名誉理事: 王如明 李金源 金鼎灿

法律顾问: 庄绍懿

会长: 谢万森

副会长: 陈友明 魏钧扬

秘书: 云大明 (正) ,吴毓均 (副) ,赵奕畅 (副)

财政: 雷雅宗 (正) , 郑达华 (副)

文教与出版:叶锦有 (正) , 陈娟容 (副)

康乐: 王勇冰 (正) , 黄绍毕 (副)

福利: 李文贵 (正) , 陈雪华 (副) , 黄金月 (副)

理事: 吴学光, 王贤仁, 林请荣, 陆锦坤。

理事会也推选对外代表理事:

1 新加坡国际校友会(AIS) : 魏钧扬,李文贵
2 南洋理工大学校友联络理事会 :陈友明
3 国大校友联络理事会 :叶锦有
4 国大校友事务与发展署 :叶锦有
5 人民协会:雷雅宗
6 新加坡合唱协会 :王勇冰

   
09/03/2013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2013年度常年会员大会通知书
 

致:全体会员

本协会谨订于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上午10时正,在本会会所(417A JalanBesar, Singapore 209017) 召开2013年度常年会员大会,敬请拔冗出席。

议程:
1. 复准前次会员大会(2012年3月25日)记录
2. 核准2012年会务及财政报告
3. 选举2013 / 2016年度中央理事会
4. 委任本年度查账
5. 其他事项

理事会选举的提名表格可到本会会所向副会长魏钧扬索取,填妥后于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中午12时之前寄至本会会所 (417A JalanBesar, Singapore 209017)。

秘书王贤仁启 2013年3月9日


   
23/2/2013 新春团拜
 

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将于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正月十四) 上午11时在 协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举行

新年团拜。 协会理事会盛情邀请会员校友及亲友踊跃出席。

团拜会上将有各种节日庆祝节目, 并准备自助午餐招待, 协会也将邀请南洋大学老师们出席活动, 与校友们同乐。


   
12/1/2013 刘斐文校友主讲: 迈向“奇点”
 

日期:2013年1月12日
时间:3pm
地点:協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科技日新月异,并且加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20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人类的终极命运是什么?会是奇点吗?西方学术界在20多年前开始谈论这一个新概念:技术奇点。并建立“奇点大学”, 以促进有利于人类的奇点的到来。

技术奇点,或技术奇异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 是一个根据技术发展史总结出的观点:认为未来(约公元2045年)将要发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 ── 技术發展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极大的接近于无限的进步,远远超过人类的理解能力。当它来临的时候,旧的社会模式将一去不复返,新的规则开始主宰这个世界。
讲座上半场将从人类文明的进展,我们过去的生活工作经验, 及六十多年的信息科技(IT)发展来详细阐述技术奇点这一概念。并预告在未来10至20年将会普及的科技。

讲座下半场将根据目前的前沿科研课题,描述一些“奇点”来临时的设想: 最坏的情况是人类将会创造出超越人类智能的技术。之后不久,人类时代就将宣告终结。比较乐观的情况是生命科学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将会克服衰老,使人类的寿命无限延长。较可能的情况是人机融合为一体, 成为仿生人。人类将进入超人(Transhuman) 时代。

刘斐文博士简介

刘斐文是南洋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生。曾担任过IBM新加坡的系统工程师, 也曾任教于国立大学系统科学院。在肯特岗数码研究院时,领导多语言信息处理与检索的研究; 也曾担任该院的策略主任,协助创立多家新兴科技公司。刘斐文博士多年参与陈嘉庚基金青少年发明奖与陈嘉庚基金国际学会普及科学的活动。目前的兴趣是探索宇宙诞生的奥密。


   
5/1/2013 南大校友三地合唱团呈献《云南园的回响》演唱会
 

  新加坡、吉隆坡和新山三地的南大校友合唱团,1月5日将在SOTA剧院联合呈献2013年度《云南园的回响》演唱会。这是一个别开生面,至今已维系超过10年的巡回表演模式。每年由这三处的南大校友合唱团轮流“坐庄”,在各自的地盘主办演唱会,另外两地的校友合唱团则提供节目,前来助阵。

  新山南大校友合唱团在此次由新加坡主办的演出中,呈献五首合唱节目,分别是“湖北民歌”《龙船调》、“土家族民歌”《咚咚喹》、选自歌剧“弄臣”中的《悄悄地、悄悄地》以及两首由Elton John作曲的“HakunaMatata”及“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来自吉隆坡的马来亚南大校友合唱团,将呈献两首混声大合唱,具有客家山歌风味的《呵嗨一声歌成河》与《我的家园美如画》,女声小组也将献唱两首歌曲,《我们是一朵朵浪花》和《火红的枫叶》。此外,还将呈献五首独唱曲:魏顺莲的蒙古族民歌《乳香飘》、王宝珠的《彝家小阿妹》、彭桂兰的《走进新时代》和伍淑华的云南民歌《赶马调》。

  作为东道主的新加坡南大校友合唱团,呈献五首混声大合唱、两首女声小组、一首男声小组合唱和男高音独唱。

  混声大合唱包括选自歌剧“游吟诗人”的《吉普赛人的铁钻合唱》;改编自维吾尔民歌的《思恋》;改编自意大利名曲的《悲叹小夜曲》;改编自“梁祝”的《化蝶》及黄友棣作曲的《寒夜》。女声小组呈献的《茉莉花》和《秋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男声小组献唱改编自意大利民歌的《美丽的村庄》,男高音郭良星则演绎意大利那不勒斯歌曲“O Sole Mio”(中译《我的太阳》)。

  演唱会将以傅春安编曲的《串串回忆》和李豪编曲的《音乐的火焰》这两首大合唱作为结束。

  演出票价一律15元,欲购票者请拨下列任何一个电话:92725643、91979632、63399966。


   
28/10/2012 传承认文化, 作育英才: 纪念陈六使逝世四十周年
 

南大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和联合早报联办:
“传承认文化, 作育英才: 纪念陈六使逝世四十周年”活动

这项“三合一”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专题演讲, 新书推介和“陈六使与南洋大学”研讨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先生担任纪念活动主宾。

日期: 2012 年10月28日(星期日)
时间: 上午9时至下午2时
地点:报业中心礼堂( 1000 Tao Payoh North )

有兴趣出席活动者,可拨达报名热线: 63192332


   
22/9/2012 华文文史讲座 :《新华历史研究备忘录》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研究组”与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将联合举办2012年第一次华文文史讲座。

讲题:《新华历史研究备忘录》

内容:

讲解新华历史研究的重点与意义,如何解密新华史料等相关问题。柯木林以其个人研究历史的心得与经验,与听众互动交流研究成果 "
主讲者: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先生( Mr Kua Bak Lim)

● 新加坡著名历史学者。南洋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第一等文学荣誉学士学位。
● 业余从事历史研究,擅长新加坡华族历史人物的研究。过去十数年一直在华经商工作,对中国历史文化亦造 诣,故其讲课可以从阐新的视角看问题。
● 著述甚丰,为学术界熟知的有《新加坡华族史论集》、《石叻古迹》及《新华历史人物列传》等。
近作有《石叻史记》,都是有关新加坡华族历史的著述
● 此外,还有不少个别文章及学术论述散见于报章、刊物与学报中。

日期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30分至5时30分
地点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二楼研究室(Seminar Room)
报名详情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组请电邮保留席位
电邮网址:sufen_xu@hotmail.com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请联系负责人吴毓均先生
电邮网址: ng_yok_kuan@yahoo.com.sg

入场免费 座位优先保留给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与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员

敬请大家踊跃出席!


   
5/5/2012 讲座: “怎样上班睡觉”
 

年青时上班是苦差,睡觉是美事。年老睡不着是苦事,不上班有咖啡是好事。上班睡觉- 天下无事,黄梁美梦,绝无此事!

王俊南校友将在5月5日星期六下午三时在会所和大家一起上班,说梦话。

主讲者:王俊南教授

日期:2012年5月5日
时间:3pm
地点:協会会所 417-A JalanBesar Singapore 209017

主讲者简介:

王俊南,南洋大学毕业生,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并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卫生学,自1985年以来,他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多个领域的科学顾问,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12个健康标准的撰写和颁布工作。从1995年至今,王教授一直任《Environmental Research》杂志的副主编,且兼任多家其他国际刊物的编委和顾问,他现为3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学顾问。

1998至2003年,王俊南教授任新加坡环境与水资源部新生水研究国际专家组主席,并屡次为多个国际组织就环境卫生问题提供科学建议。目前,他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成员,积极参与饮用水质量指南的制定工作。

王教授2004年获得新加坡总统颁发的国庆日奖(PBM),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特别荣誉奖,并荣获200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突出科学贡献奖。2006年获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成就奖,2008年南洋校友成就奖。

   
8/4/2012 第二届南洋大学华业生协会华文书籍奖
 

第二届南洋大学华业生协会华文书籍奖与第四届怡和轩华文书籍奖的联合颁奖仪式,于4月8日在怡和轩大堂成功举行。怡和轩名誉主席兼会务顾问黄鸿美先生为本届颁奖礼主宾,亲临为获奖学生颁奖。

莅临观礼者有来自各界的嘉宾、各校师长、家长、得奖学生与同学,近两百人济济一堂,盛况非凡。颁奖礼开始前,得奖学生与同学先到一楼的先贤馆参观,上了一节难得的历史课。

主宾黄鸿美在致辞时指出,同学们拿到的奖金可能很微薄,但是意义重大。这项奖金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肯定得奖者现有的成就,更重要的是期望他们再接再厉,在学业上争取更好的成绩。

谢万森会长受邀上台给得奖的同学予鼓励,他希望在座的家长们,继续给他们的孩子在学习华文华语的过程中加油打气,使他们成为精通双语、文武俱全的未来栋梁。谢万森会长也是怡和轩俱乐部副主席。

两位分别来自南华中学和公教中学的学生代表得奖学生讲话,他们都认为能获得嘉奖是一份荣幸,也表达了对南洋大学华业生协会、怡和轩以及教导他们的父母和师长们感恩。他们还认为学习华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应是每个华人应尽的一份基本责任。只要摆正心态。

颁奖礼在热烈、温馨的气氛中圆满的完成。

   
25/3/2012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2012年度常年会员大会通知书
 

致:全体会员

谨订于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上午10时正,在本会会所(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召开本协会2012年度常年会员大会。敬请拨冗出席。

议程:
1。复准前次会员大会记录
2。核准2011年度会务及财政报告
3。委任本年度查账
4。其他事项

会员若有任何提案欲在会员大会上提出,须于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中午12时之前寄至本协会会所(地址: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秘书处 启
2012年3月4日

   
8/2/2012 第13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
 

第13届南洋大学全球校友联欢会将于2012年9月4日至6日砂劳越古晋举行,有关资料及最新信息请浏览以下网址 www.nantahreunion2012.com

   
5/2/2012 新春团拜
 

春节来临,万象更新,际此良辰佳节,又是我南大校友欢聚一堂。

互祝如意吉祥,身体安康的时间。

今年的“新春团拜”订于:

日期: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时间:11:00 am – 2:00 pm

地点: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请校友们拔冗出席,共同欢庆,快乐的时光。

本协会备有自助餐招待,更有丰富娱乐节目助兴,请别错过!

   
06/08/2011 讲座: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怡和轩俱乐部与陈嘉庚基金将联合举办“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论述许多对经济学的通常谬误,包括公众人士,学生,经济学者,以及经济学诺奖得主的失误与误解。这些谬误部份造成人们反对技术改迸,移民,贸易,环保,人民币升值等,影响经济效率与发展,对这些谬误的纠正,迫不及待。

主讲: 黄有光教授

1966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经济系,悉尼大学 (经济学博士,1971)。在澳大利亚Monash 大学任教授 (reader: 1974-85) 及讲座教授 (personal chair: 1985-)。于1980 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于1986年成为被选入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 的十名澳大利亚学者与全球十名华裔学者之一。于2007年获得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 - 杰出学者。在经济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宇宙学等学术期刊 (包括AER, Economica, EJ, JPE, RES, SCW ) 发表两百余篇审稿论文。兴趣与贡献包括:中国经济问题,福祉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与杨小凯合作发展以现代数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主持: 刘裴文博士

日期: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时间: 2:30pm - 5:00pm
地点: 怡和轩俱乐部二楼礼堂
Ee Hoe Hean Club, Level 2
43 Bukit Pasoh Road
Singapore 089856

报名截止日期: 2011年8日4日 (入场免费,报名从速)

联系人: 郑秘书 联系电话:62239797 传真:62222745
电邮:eehoehean@gmail.com

   
17/07/2011 华文文史讲座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研究组”与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将联合举办2011年第一次华文文史讲座:《辛酸与辉煌:海外华人的历史与现状》。

主讲者是本地海外华人研究学者崔贵强博士。

讲座将以他主编的“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这本著作来发表对此主题的学术见解,他将探索海外华人对移居国的开拓与贡献。

日期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时间 下午2时30分至5时正
地点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二楼研究室
(Seminar Room)
报名详情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组
请电邮保留席位电邮址: nms_mandarindocents@yahoogroups.com
入场免费 座位优先保留给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华文义工与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会员

内容摘要:

海外华人估计约有四千多万,散布在全球约两百个国家与地区。这么庞大族群的形成,经历了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即:

1.从15世纪初至1840年(鸦片战争),历时四百余年,这期间的移民浪潮,可谓细水长流。东南亚沿海的商港已出现了许多华人大大小小的聚落。

2. 1840年至1941年(世界第二次大战爆发),在这百年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波澜壮阔。

3.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50年间,大批华人移民从港台、中印半岛及中国大陆向各地移居,其气势可谓波涛汹涌,无孔不入。

海外华人是个复杂的族群,其结构是多元化的。海外华人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形形色色,包括工、农、商等各业,其中尤以商业资本最雄厚。

基于种种因素,促成华人在经济上有杰出的表现。近些年来中国的崛起,提高了海外华人的国际地位,加强了华人的中国民族主义意识,扩大了海外华人与中国的经济互动效益,也提高了华文的实用价值。

   
23/04/2011 讲座: 美国华人社团: 新家园的社区建设与祖国家乡的经济发展
 

本协会将与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及联合早报联合举办“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华语公开讲座。

主讲: 周敏教授

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

日期: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时间:下午2时30分至4时30分
地点:报业中心礼堂
SPH News Centre
1000 Toa Payoh North
Singapore 318994

报名热线:6319-1585

   
19/04/2011 讲座: 美国华人:“永远的外国人”还是“模范的少数族裔”?
 

Chinese Americans: The Paradox of “the Forever Foreigner” and“the Model Minority”

本协会将与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举办“陈六使中华浯言文化教授基金”英语公开讲座。

主讲: 周敏教授
陈六使中华浯言文化教授基金访问教授

日期: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时间: 下午6时至8时
地点: SPMS – LT2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03/04/2011 颁奖仪式: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华文书藉奖
 

为激发年幼学子学习母语的热诚,协会于去年在庆祝母校创校55周年之际,设立“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华文书藉奖”,於接下来的三年里,每年拔出一万元,颁发二十份奖励金给在小学离校考试中成绩优异,高级华文考获特优的小六毕业生。

协会将联合怡和轩俱乐部于2011年4月3日上午10时30分,假怡和轩俱乐部二楼大堂, 43 Bukit Pasoh Road, Singapore 089856举行第一届“南详大学毕业生协会华文书藉奖”及第三届“怡和轩华文书藉奖”颁奖仪式。这是协会首次颁发这奖项,怡和轩则是第三年颁发,协会颁发的对象是邻里小学的小六 毕业生,怡和轩是颁给特选中学的中四毕业生。

   
19/3/2011 讲座: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主讲:陈抗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主持:陆锦坤
   《怡和世纪》总编、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理事

怡和轩俱乐部、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将携手陈抗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项目主任)就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新兴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诸多不稳定因素进行剖析,共同探讨如何化危为机。

日期: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时间:2:30PM – 5:00PM
地点:怡和轩俱乐部二楼礼堂
   Level 2, Ee Hoe Hean Club, 43 Bukit Pasoh Road, Singapore 089856

报名截止日期:3月17日(入场免费,报名从速)

联系人:郑秘书 联系电话:62239797 传真:62222745
电邮:eehoehean@gmail.com

   
2/2/2011 扬眉兔气 兔飞猛进
 

各位同学:


光阴似箭,转眼间新的一年即将降临,在这喜气洋溢的春节里,我们南大校友们期盼的每年一度的“新春团拜“将于2011年2月13日(星期天)从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在会所(417-A Jalan Besar)举行,届时大家欢聚一堂,迎接兔年,互祝平安,共祈丰年。亦请邀约您的同窗友好一齐到会所来同欢庆,这次的“新春团拜“我们除了将如以往恭请所有在南大服务过的师长们出席和您们见面,了解您们毕业后的生活起居,同时也准备了丰富的节目和食物。节目方面,除了挥春,灯谜外,合唱团成员及校友们也将为我们演唱新年歌曲。敬请拨冗出席,一齐来重温我们南大校友们的校园生活及尊师重道之举。谢谢大家!顺祝身体安康。

新年快乐 万事如意!

会长 谢万森 敬约

   
12/12/2010 《从历史文化角度谈在华经商》
 

近30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华投资、经商、工作,不仅是热门话题,同时也是媒体聚焦的重点。不少专家、学者、投资商等,都在这方面发表过许多高论。

在中国经商投资的成败,其因素当然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旣无法规避,也不容易说得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 中国是历史文化大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肯定对在华经商或工作都大有裨益。

本地著名历史学者柯木林长期在中国工作,以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造诣,再加上在华的实战经验,对历史文化与在华经商两者之间的联系, 深有体会。此次讲座,柯君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及其本人在华工作的点滴感受,配以一套特制的幻灯片,为你精彩讲述这旣枯燥又有趣的老问题。

主讲者简介: 柯木林校友

● 新加坡著名历史学者。 南洋大学历史系毕业, 获第一等文学荣誉学士学位。曾任职政府部门、法定机构及其附属公司高级职员。现为国际知名房地产集团在新加坡公司的营运顾问。业余从事历史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颇有造诣, 亦擅长新加坡华族历史人物的研究。

● 著述甚丰,其中为学术界认知的有《新加坡华族史论集》(1972),《新华历史与人物研究》(1986),《新华历史人物列传》(1995) 及《石叻史记》(2007) 等。《新华历史与人物研究》荣获新加坡政府社会发展部颁发的1988年度书籍奖中的学术著作奖。

● 过去十数年一直在华经商工作,因兼有学术与实战双方面的経验, 故其讲课可以从阐新的视角看问题。

日期: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时间: 下午3 pm.
地点:協会会所 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17/10/2010 讲座题目:从上海书局的历史图片看它背后的故事
 

讲座主讲者:陈蒙志先生

日期: 十月十七日(星期天)

时间: 下午二点正至五点

地点: 博物馆二楼研讨会议室(NMS Seminar Room)

演讲者博文强识,讲题内容涵盖面深广;

(1)为什么会办书局及为何取名“上海书局”?
(2)349号桥北路店址的沧桑!
(3)温平与胡愈之与对书局的关系和影响。
(4)现代版教科书。
(5)香港如何变成海外华文出版的重地

   
18/09/2010 连士升青少年文学基金精品系列: 京派文人连士升和南洋社会、文化和文学
 

主讲者: 陶恒生先生

* 早年求学于重庆南开中学、南京市立第一中学、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及美国加州大学洛衫矶分校管理学院。
* 1973获选英国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及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 1997年退休后定居旧金山从事写作,已出版5本书,并常为台湾、大陆之传记文学型期刊撰写文章。

讲座主要提纲:

* 讲述新加坡著名报人及文学家连士升先生, 从经济学家进而成为文学家的过程和轶事。

* 谈新加坡华裔先贤陈六使及陈嘉庚早年为华人权益奋斗,泽被南洋华人社会的事迹。

* 主讲人以亲历者的身份,述说他的所见所闻, 配以演示图片,为来宾提供丰富有趣的历史资料。

日期: 2010年9月18日(星期六)9:30am – 11:30am (9am开始登记)
对象: 老师、公众人士
费用: 入场免费(请预先报名) [座位有限,额满为止]

地点: 南大孔子学院3楼讲堂
(NTU Alumni Club, Level 3 Auditorium, 11 Slim Baracks Rise
(Off North Buona Vista Road) (邻近Buona Vista 地铁站)

联系方式:
联系人: 馨荑
Tel:6514 1398/ 6514 1934
Fax:6779 7859
Email: Leexy@ntu.edu.sg
www.ci-ntu.com

主办: 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连士升青少年文学基金
联办: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怡和轩俱乐部

   
29/05/2010 南洋大学创校55周年联欢晚宴
 

今年是母校南洋大学创校55周年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订于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假新达城2楼宴会厅 ( Suntec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re, Level 2, Ball Room 1 – 3 ) 举行联欢晚宴。预计将有超过1,000名校友及嘉宾出席此盛会。

晚宴分有每桌3千元的名誉赞助席及每桌1千2百元的嘉宾席。 协会理事及许多热心校友都大力支持此联欢晚宴, 至今20桌的3千元名誉赞助席已几近卖完。

希望校友们踊跃出席,大家欢聚一堂,共贺校庆。

有意参加的校友,请尽快联络以下负责理事索取报名表格及请柬:

魏钧扬 97490758 / 王勇冰 97412690 / 陈友明 96331007

下载 参加表格

   
21/05/2010 南洋大学创校55周年高尔夫球赛
 

地 点 / Course: Raffles Country Club (Palm Course)
日 期 / Date: 21 - 5 – 2010 (Friday)
开 球 时间/ Tee-off Time: 1:15 PM, Shotgun start
比 赛形 式 / Format: 系统36差点之定分式 (Stableford point by System 36)

收费 / Fees: RCC Member: S$100.00/golfer, Non-RCC member: S$180.00/golfer
包括 / Including lunch, dinner, green fees, buggy & prizes.

欲知详情, 请联络 For further enquiries please call:
金鼎灿 : 6327 5121 / 91373149 / tckim@uobkayhian.com
李文贵 : 6862 3862 / 9683 1339 / bonwe@singnet.com.sg
截止日期: 10/5/2010 (Monday)
支票抬头: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寄至会所: 417A, Jalan Besar, Singapore 209017 (Fax: 62924165, Tel: 62966505)

   
07/05/2010 《创校55周年文娱晚会》
 

南大校友合唱团在5月7日(星期五)假维多利亚音乐厅举办《创校55周年文娱晚会》。 这个活动旨在感恩母校的栽培,也借此机会提升团的音乐水平,更让热爱南大的儿女以音乐相逢相惜。晚会形式多样化,除了合唱团的大合唱外,也包括独唱、对唱、重唱等形式;除了合唱团团员外,筹委团也广泛邀请那些具有音乐才华而非合唱团的南大校友及其家属参加献艺。 以下为晚会的部分节目内容:

表 演 形 式

曲     目

表 演 者

大合唱

《草原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念故乡》、《鸽子》

全体合唱团团员

男声小组

《姑娘变了心》、《我在船上等你》

受邀校友

女声小组

《荷花舞》、《晴雯歌》

受邀校友

舞  蹈

朝鲜舞蹈

受邀校友

男女对唱

《远方的书信乘风来》

许其明、马玉梅

独  唱

《古月照今尘》
《天边》
《月亮花》
《LA RODINE》

许其明
陈仰丰
何彩霞
林俐莹

男女四重唱

《Memory》

合唱团团员

男女对唱

《生死相依我想念着你》

陈仰丰、何彩霞

晚会节目可说多姿多彩,相信其中不乏你昔日同窗好友的美妙歌声,它们引领你进入时光隧道,重温大家在云南园时的快乐美好时光,也可谓人生一大美事,何乐而不往。在此谨希望各位校友早日购票,以免向隅,晚会票价每张十元,欲购者请联络王勇冰同学,电话:63399966。

   
28/02/2010 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春团拜
  光阴似箭,转眼间新的一年即将降临,在这喜气洋溢的春节里,我们南大校友们期盼的每年一度的“新春团拜“将于2010年2月28日从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在会所(417-A Jalan Besar)举行,届时大家欢聚一堂,迎接虎年,互祝平安,共祈丰年。希望所有南大校友能够邀约您的同窗友好一齐到会所来同欢庆。这次的“新春团拜”我们除了将特意恭请所有在南大服务过的师长们出席和您们见面,了解您们毕业后的生活起居,见证您们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外,我们也向各主要图书馆商借了一批同南大有关的书籍与刊物,在会所展示。同时也准备了丰富的节目和食物。节目方面,除了挥春,灯谜及歌唱外,国际著名口琴演奏家游宏钊除了为我们演奏新年歌曲外将演绎他的新概念 – 口琴卡拉OK。敬请拨冗出席,一齐来重温我们南大校友们的校园生活及尊师重道之举。
   
 
Top
 
Copyright © 2001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