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六使教授基金讲座

  历史学者颜清湟教授:

  华人对居住国贡献大须用文字记载下来


区如柏报道

以研究历史及历史教学为终身事业的颜清湟教授指出,海外华人对居住国作出很大贡献,这些贡献须由历史学者加以研究,整理以及著书立说,否则,这些历史就会被淹没。

不过,他对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缺乏接班人的现状感到悲观。

历史学者颜清湟教授是第一位应南大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的邀请,从澳洲前来我国讲学的访问学者。他在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活动。

他说,大家都知道华人移居海外,他们胼手胝足,流血流汗,对当地社会的繁荣作出很大的贡献,如果不把这些历史记载下来,口说无凭,不能服人,因而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他强调,撰写历史和一般的写作不同,不能只靠收集别人写过的东西就着手创作,必须态度认真,寻找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和档案资料,也确保这些资料的可靠性。

谈到他着手撰写〖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一书时,他说:"当时,我得到一些赞助,自己也花了不少钱到英国、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档案馆收集资料,英国档案馆对历史文献的保存做得最好,中英文资料都保存起来。

他说,"在新马,研究历史的人不算多,尤其是年轻人更少,这是不建全的现象。在新马的大学里,历史系的学生本来就不多,毕业后,他们多数选择与历史研究无关的职业,毕竞从事历史研究的酬劳不高,很艰苦,必须到处收集资料。"

颜教授是南洋大学地二届(1960年)历史系毕业生,他深切了解这个情形。他现在的研究方向是把历史和文化、经济以及商业结合起来。

他说,比较多的学生选修这种综合性的课程,也因为如此,他的学生来自各个院系,甚至有主修资讯科技的学生也选修他的历史课程。

颜教授研究历史,自然会对历史人物作出评价。他最钦佩的历史人物是陈嘉庚,他说:"陈嘉庚那种毁家兴学,回馈社会的精神影响深远,陈六使、李光前及李嘉城等人倾资办学的作风是受陈嘉庚的影响。"

他也钦佩及感谢陈六使,他说:"如果没有陈六使倡办南大,我们这些华校生就没有机会受高等教育。南大校友有机会到外国深造而有取得杰出的科研成就和学术成绩,我们饮水思源是应该感谢陈六使的。"

他进一不指出,很多华人会聚财,但是未必人人都会回馈社会,如果致富之后的华人能够对文化教育事业及慈善福利事业作出贡献,就能够赢得当地居民的好感,种族之间的隔阂也就缩小。

 

阔别南大二十一载重返母校认不得路

颜清湟教授阔别南大校园已21年。他说,重返校园的第一天,竞然认不得路,不知道该在哪里下车,幸好一位热心学生带领他到设在华裔馆内的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他感慨地说:"南大的变化太大了,1979年我回返南大时,南大还没有和新大合并,现在回来再看,熟悉的文学院和商学院都不见了,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还好图书馆(现华裔馆)、理学院的建筑、云南园、南大建校纪念碑以及南大湖还保留着,不致于面目全非。"

颜教授1960年从南洋大学毕业后,就到马来西亚柔佛州巴株巴辖华仁中学执教,19638月回返南大当助教。

1965年他获颁奖学金到澳洲坎贝拉国立大学深造,考获博士学位。他跟着执教于南澳洲阿德雷德大学历史系,1988年至1990年出任香港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兼主任,1991年回返阿德雷德大学执教致至今。

颜教授的学术著作有〖新马华人与幸亥革命〗,中文版由李恩涵教授翻译,在台湾出版;〖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与〖新马华人社会史〗由栗明鲜等翻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另一部〖亚洲,海外华人商业〗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第二轮审核,预计明年或后年出版。



海外华人历史讲座

颜清湟教授将在这个星期五(本月4日)下午6时,在
南大传播学院讲堂以英语主讲"东亚与东南亚海外华人商业的兴起"
郭振羽教授担任主席。

颜教授接着会在本月12日(星期六)下午230分,在报业中心礼堂以华语主讲"儒家传统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商业"

周清海教授担任主席。

这是南大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联合早报〗以及南大毕业生协会主办的。

另一个华语专题座谈会则将在本月19日(星期六)下午230分举行,由颜清湟教授、王赓武教授(东亚研究所主席)和林孝胜(新加坡历史博物馆馆长)

主讲"新马华人历史研究的反思",李元谨助教授担任主席。

这个座谈会由南大中文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及新加坡亚州研究学会联合主办,地点在历史博物馆讲堂。

 
<< Back Top

 
Copyright © 2001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