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区如柏温哥华报道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博士,希望南洋大学校友不要急于看到南洋理工大学改为"南洋大学"。 詹博士于昨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南大校友全球联欢会上,对着73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南大校友讲话时,再次语重心长地提出这个意见。 他说,南洋理工大学改为"南洋大学"是有可能的,随着时移势易,就自然会水到渠成。 他认为,办事往往欲速不达;因此,对一件事的处理,我们越是强求,遇抗拒力也越大。 他强调说:"我们尊重史实,也要关注现实,我们要面对可能来自现在南大毕业生的反应。因此,"南大"这两个字是目前最适当的校名简称,既遵照史实又兼顾现实,可说是两全其美。 对于更改校名,詹博士也说,大学改名是常有的事,世界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都有过不同的校名。 在这种情形下,他希望共同校园的地缘关系能把前南大和现南大毕业生联系起来,为在云南园的母校继续争光。 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南大校友会举办的"千禧年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于作晚在温哥华凯悦酒店举行。 这是南大校友第七次举办全球校友联欢会,也是第二次在"枫叶之国"的加拿大团聚,第一次是在加拿大多仑多。 联欢会筹委会主席扬兴琳指出,南大历史是民族教育的历史,人们应对这段历史给予肯定,南大精神已跨入21世纪,南大精神还有发展的空间。 这一次联欢会的主题是"迈向21世纪的南大精神",联欢会结束之前东道主英属哥伦比亚省南大校友会主席扬兴琳,把南大校旗移交给下一届的主办单位代表……沙巴南大校友林金凤。 第八届全球南大校友会联欢会订在2002年举行,由马来西亚南大校友会委托沙巴的南大校友会主办。届时,全球南大校友将在沙巴首府哥打京那巴鲁举行第八次的聚会。 陈六使中华语文基金已筹得192万元。 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会长谢万森在联欢会上讲话时也宣布,毕业生协会发动筹款在南大设立的"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已筹得192万元,并且获得新加坡政府三对一的津贴。 他指出,教授基金的设立是全体校友回馈母校的方式之一,教授基金的第一位应聘客卿教授是南大第二届史地系毕业生的颜清湟博士。颜博士目前在南澳的阿德雷大学执教,将在今年8月在南大中华语言文华中心讲学,同时也会主持3场公开讲座。 马来西亚南大校友会署理会长林忠强博士在讲话时说,发扬南大精神有两种做法比较实际,一种是通过有明确目标的有益社群的活动,使南大精神在新的世纪得以发扬及延续,另一种做法是就地取材,把南大精神的要义还原目前设立在云南园的南洋理工大学。 林博士指出,母校的不存在,不意味母校的精神会从此消失。他希望现南大除了理工科之外,也能注入"南大精神"朝向区域性综合大学的方向发展。 马来亚南大校友会会长林源德向校友们宣布,马来西亚的南大校友会基金已在今年4月2日在吉隆坡成立,由前任南大校长黄丽松教授主持成立仪式。 这项基金得到各地南大校友会的支持,至今已筹得115万零吉。今后,基金将提供奖学金给那些准备为研究海外中华文化的人士。这么一来,虽然在若干年后,我们这些南大生已经消失了,而基金仍旧存在,南大精神也不会消失。 联欢会筹委会主席扬兴琳指出,南大历史是民族教育的历史,人们应对这段历史给予肯定,南大精神已跨入21世纪,南大精神还会有发展空间,自强不息,力争上游仍旧是我们的座右铭。 他表示支持马来西亚南大校友会成立的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并代表筹委会捐赠1万零吉给这项基金;此外,他也代表办理这次旅游活动的一家温哥华旅行射捐赠1万元给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现场16名各地校友各捐1万元(合共16万元)给这项基金。 |
![]() |
Copyright
© 2001 The Association Of Nanyang University Graduates. All rights
reserved.
|